Hello! Chris Lee

2020-02-08

在吗?

翻看各种视频之后,突然觉得唠叨了无数次的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她,一路上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也见识了许多不一般的风景。

黑板上的三个字

五年级,音乐老师教我们流行歌曲。负责抄写歌词的同学庞同学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着。那时所有人全神贯注地盯着粉笔,小声地念着每一个字。那一天开始,她和她的音乐走进了我的生活。那时,我并没有想到未来的生活会因这个陌生人而发生变化。

粉色的MP4

那时的喜欢很单纯。我偷偷攒钱买了一个MP4,想往里面存满她的歌曲。但家里没有配置电脑,每次都是在一张白纸上将我想要下载的歌曲一首一首地写在上面,兴奋地跑到街上商铺说我要下载这些全部的歌曲!回来后我都特别开心,世界都亮了的感觉。

现在回想,那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我依然记得某天下午在房间里开始一首一首地听新下载的歌曲。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是下午3点多已经有些昏暗。可我偏爱这种氛围,因为这种环境下我便可安静地聆听耳机里传来每一句她的声音。

手机“家族”

小学时我并没有自己的手机,只是一直“占用”奶奶不怎么使用的小灵通。也正是这一个小小的手机,我开始进入网络世界。古早时期,手机腾讯官网上有个“家族”的板块,相当于社区。不久后,我加入了第一个关于“李”的社区。在里面我显得尤其活跃,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迎宾”组员,负责活跃和水群。

某天去亲戚家吃饭恰好与我“值班”的时间撞个正着。于是我只能匆匆吃完饭,跑到阳台掏出手机套上”马甲“开始“营业”。“家族”里,我认识第一批玉米,大家除了讨论李,也会对生活上的事情唠叨。第一次胃痛的时候我以为是简单的肚子痛而已,但吃了药不见好。和群里小伙伴说了之后,她们便说会不会是胃痛,言语间感受到网友们的关切。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大概是那时开始,我对苞谷有着很自然而然的信任感。

在出《会跳舞的文艺青年》时,出自几乎毫无保留的信任感,我委托其中的管理员“猪猪”帮忙买专辑。那时对信任的感受并不深刻,但尽管面对的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只因她是“苞谷”,我就愿意相信她。这件事情,我至今都会觉得挺神奇的。

音像店

小学时期存在手机里的音乐并不多,主要听取的渠道仍是MP3或者光盘。那时,实体专辑仍在挣扎着。

县城的音像店里偶尔前去购买的人也挺多的。离家较近的便有两家。音像店里,主要以港台音乐为主,多是盗版的车载CD。许多都像一锅大杂烩,或是盗版商家特意集结了自己的心头好。里面歌曲的MV也是如此,如果某天在自个儿家里肆意大声播放,搭上模仿KTV的MV,可能真的有身临KTV的感觉。记得我好像有事没事就喜欢去那边逛逛,大部分都是看看有哪些歌手的专辑,或偷听其他顾客和老板的对话,看他们究竟会喜欢怎么样的音乐。

就是在这样的小店里,我购买了第一张她的”专辑“——《少年中国》。后来才知其实那是盗版的。并不知晓的我简直如获至宝,将它放置在我桌子上,以示激励。回想起来,那时还是会觉得有些蹊跷的。比如,某首歌曲与MV的内容大相径庭,甚至不搭边,搬了别首歌的MV过来。过了段时间,《会跳舞的文艺青年》上市,我每周都会去店里看看专辑有没有到货,但得到的答案总是失望的。其实我甚至特地跑去三中那边的音像店,结果肯定是落空的。在中山路的那家店里,我倒是见过正版的专辑,最懊悔的是由于我没有太多钱就没有买下,就这么错过了。

而在如今的2020年,音乐app蓬勃发展,已没有多少人购买实体专辑了。音像店的业务也多转为车载CD,县城居民不在意版权和正版,他们往往只是挑选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好了。但令我惊讶的是,许多音像店都慢慢倒闭,但”公主阁“依然在营业。

歌词

抄写歌词这事儿应该是喜欢音乐的人都干过吧。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会给我喜欢的歌曲抄写歌词。自从有时可以掌控家中遥控器之后,我开始接触偶像剧。早期偶像剧的启蒙就是《黑糖玛奇朵》和《黑糖群侠传》,沉迷于丫头和王子的故事之中,曾在英语书封面上粘贴上角色的贴纸。当然,那时的歌曲本也有抄写剧中的OST。具体有抄写哪些歌曲已经忘记了,但印象中我是坐在靠近窗边的那一组里,借着窗外洒进的阳光翻阅着歌词本的画面依稀记得。

到了大概四年级左右,阿婶加入我们大家庭。她在打印店工作,刚开始时她看见我老是手写歌词,于是告诉我她可以帮我在店里打印歌词。我非常开心,便将歌曲名字抄写给她,尝到甜头后我就老是让她帮忙打很多歌词,一下子让她打印几十首……现在想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当时怎么就这么厚脸皮呢。有时歌词比较多的时候,她会将纸卷起来再拿橡皮筋绑起来。尽管动作细微或者她并没有太在意什么,但我感觉到她的用心。小时候珍视的东西很小,有时大人未必能看到,但如果也同我们一样认真守护的话,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感受得到。

MV

记忆里关注她之后,她出的第一个mv是《序幕》。脑海里是在四年级的教室里,和那位平刘海的男同学分享新歌的喜悦,他还唱了一小段。但可惜的是我忘了他的名字,而且序幕是在2010年12月17日发行的,按道理那是六年级的冬天。可能时间太久了,就连记忆也不可靠了。

第二个是《似火年华》,时间来到2012年,专辑《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发行。初次看mv那天赶上表哥结婚,赴宴和新人在一楼游戏,而我席地坐在地板点开音悦台看着屏幕里的潇洒女生走在路上扔掉她的夹克和行李箱。唏嘘的是2020的今年音悦台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

专辑

在手机家族里,我遇见了很多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在《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发行的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淘宝帐号,群里的苞谷和我说可以帮我下单,货到付款。猪猪便帮我下单了一张专辑。某天午后,我刚开始洗头便接到快递员的电话,于是兴高采烈地下去拿快递。直至今天,我仍珍藏着那张快递单,我觉得那不仅是青涩的记忆,更是一段可贵的网络情缘哈哈哈哈!

苞谷

演出

演唱会

接机

她的城市